在我们这一带水域有两种鳜鱼最为常见,翘嘴鳜、虎皮鳜(斑鳜)。前期在《水库路亚钓鱼技巧篇》已谈到系统的组合,掌握水下结构以及钓组选配轻量化这一概念的重要性,利用系统使用范围有针对性的去发挥、调整在水库作钓模式,有效地提高我们在水库作 钓的可行途径。

以鱼获为辅、享受过程为主的倡导理念,来完善我们在作钓过程中的每一次作合。这一过程的呈现你会从中获益匪浅,真正领悟到路亚钓法所到精髓 之处。那么只有当这些在你的潜意识中形成,鱼获对你来说就不重要了。而鱼获又是检验我们在每一次出钓中,整个运作过程唯一衡量标准而酝酿出的催化剂,为路 亚钓法征途的延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。

要说钓鳜鱼不知道为什么对它我由衷的迷恋,或许是因为它那诧异的表情,在出水那一刻所表现的仪态,它贪婪而不离不弃放纵追逐,一对大眼睛虎视眈眈鄙夷着你 的惊扰。这令我在无数次与它亲密接触中都还隐隐产生一种敬畏之情,以至于在我与它“握手言和”之下都还略有愧欠之意。

记得早期在作钓鳜鱼中多以湖泊为中心,广为搜索它们的踪迹。虽然这在当初每一次钓上它颇有一点成就感,于现形相比之下那不过是有着很大一部分运气存在。首先是对它们的生活习性缺乏了解,生物钟的时间差及季节性的转化不知所云,那么就更谈不上拟饵的运用。

而在中期随着经验值的攀升,略掌握了部分常识那在标点的选择、拟饵的运用上就有了些模式,于是摩拳擦掌开始奔赴各水库踏上新征之旅。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经验值再不断地刷新,也从中悟出一些路数有效率地去针对它们。

线索的扑捉

通俗地说就是我们怎样在一处标点里扑捉鱼的信息,有无鱼讯该怎样来分析判断 这更需要经验值来指导你做出合理的抉择。我曾今看见一些钓友在 一处标点守株待兔,即使是有过中鱼那样也只是寥寥无几,对我而言是需要获得更多的咬口,从获得咬口中分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luer遇攻击,从而来判断它们 是觅食还是防卫驱逐攻击。

而另一方面从钓获中的鱼体颜色深浅程度,分析它们的活性是高或低,以便快速做出调整。不去根据着钩点嵌入鱼嘴部位判断是因为每个 人使用的钓组、作合过程不尽相同,也就不具备说服力。这样以来在白天可获更多咬口,线索的来源就会更加广泛。

另一方面对于标点的选择,不单单只想到曾今有过鱼获的标点去估计重返,更多情形下需要分析即日天气光照,风力大小朝向及温度的差异,有针对性地筛选过剩的标点,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盲投。路亚钓组技巧可以查看我的文章《路亚钓鱼装备钓组的搭配与应用(岸钓篇)》。

在抛出第一杆时首先你要明确在你的潜意识里、这一杆为什么要抛向这里的理由 有些我们看似很好的标点往往是徒劳无获,事与愿违。其原因就是我们尚不了解水 下结体的构造、气象所带来的诸如变故、加之错误的作钓模式,这些无不说是雪上加霜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收获。

那么在水库作钓掌握水下结构至关重要,这些结构 的分布地理位置及水下深度要做到心中有数,包括这一地段标点朝向东、南、西、北那一边。有预留性的在脑中加以储蓄,这在鳜鱼活性不高时显得很重要。待有风 有浪必然会有暗流的形成,可借助当天风浪形成的暗流,选择岩基凸出部位作为首选目标。

另一方面当极度降温后选择出钓就要以背风朝阳选择标点。结构在水下的 深浅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,做钓中luer多在较浅及行进中受到攻击,就可以断出此时它们的状态尚佳,这一表现在它们繁殖期及进食段显得更突出。而在同一线 路搜索,luer行进无攻击但触碰结构遇攻击,多为防卫驱逐性攻击,那作钓思路就要加以调整。由此可见了解掌握水下结构的重要性,包括我们无法观测被淹没 的房屋(屋基)。

人为建筑中很多情况我们都是依赖直观现象来辨别,实际上60-70年代所投建的水库中,有着很多被淹没的房屋,这些房屋由于多半是以岩石来修建屋基,这就 自然为我们在结构上提供了新得来源(人为结构)。作为这些屋基结构在有些大型水库,将重点投入到对它的认知是很值得我们去做的(前提是船钓),这些信息的 来源多数情况下可向当地居民打探,将区域锁定逐一探索。重点是将三米至十米左右的区域归纳,根据不同的时间和气候作钓,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。

扑捉线索从某个角度来说就看平时你是否用心作钓,我们在每一次作钓中如何读鱼、读水、读天气,这着实需要我们下一翻功夫。虽然这并非一日之功,只要勤于分 析总结、久而久之你会积累出很丰富的经验。那么通过直观现象观测标点结构原理,有无鳜鱼藏秘的可能性,分辨水体颜色差异就很重要,然后断出抛竿落点在哪 

由浅至深,由近岸至远纵深,这些步骤势在必行。当我们每次出行钓获第一尾鳜鱼时先不要急于起钩,认真观察一下钩体嵌入鱼嘴部位是深或浅,以此判断手法及配 重上的应用及选择,回顾刚才瞬间作合过程经过;当有信息出现时分析luer受到攻击时的“语言”及所行进的泳层,根据鱼体颜色深浅来分析它们是在浅水层还是深水层,通过这些途径定向作钓模式。

路亚模式

作钓中当luer切入水后,随即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法操控,无论用其何等手法,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环节——节奏。节奏的把控是否拿捏的恰到好处,关系到你鱼获的多少,这一点大不可小视。而针对喜欢玩Soft Baits(软饵)人来说就更为重要了,那么节奏是需要你赋予luer相应动作,假设某一食物链中的活体表现,甚至要用finesse fishing(手腕钓鱼)有规律的去促成,无论是快还是慢都必须完成luer在行进中的“步伐”,这期间可根据鱼活性的高低来把控节奏。

通常我在做钓中 根据两种现象分析判断:

1、鱼体颜色较浅,多为它们在近岸处于觅食阶段,活性较高,同时当中鱼回收途中有个列及群体追逐。面对action(指摄食积极、 攻击性强的鱼),luer应用的范围较广泛,只需锁定泳层、应用较快的节奏效果更突出。而shakyhead 在快速搜索中要考虑Soft Baits的适配,尽可能的使用搜索型的luer,如;wim bait(T尾鱼)、grubs(卷尾蛆)等。

2、鱼体颜色较深,如果你留意会发现它们攻击时,往往当钓组触碰到结构时这种现象特别明显,属防卫性攻击。 由此选择钓组就需针对性的调整,放慢节奏尽量让钓组刻意去触碰结构。根据不同的水层及结构选择相应的钓组,常规下shakyhead、drop shotrig、Wacky rig、Buzz bait在针对防卫性攻击的鳜鱼来说都有着很高的扑捉效率,那么finesse钓鱼就显得尤为重要,以轻型钓组搭配模式放低节奏,去催促它们一次次就范。

实战中在硬体结构我更倾向于使用shakyhead,在需跳底和快速搜索两种模式中调整更加灵活快捷,无论是用finesse钓法或Straight Retrieve(纯粹卷鱼丝)手法都能够在瞬间做出变换,所面临的对象鱼更为广泛。那在这一基础上拿捏Soft Baits的匹配,对应钓场食物链饵鱼模式,有针对性的作钓区域模式。

1、饵鱼模式

通俗地说就是作钓水域相关食物链,即时对象鱼主要攻击的饵鱼。(每一个水域食物链的种类并非单一,各异不同乃生活规律及季节变故,自然映 射出该时节会被攻击的饵鱼对象,那么选择正确类似饵鱼的luer,或者通过手法弥补完成达到目的),称饵鱼模式。

2、区域模式

所谓区域模式无非是说在过多的标点里,根据季节不同对象鱼的习性,有针对性的来设定作钓标点。(如;滑坡、沟坎、草区、人为建筑、岩基结 构等等。这些结构的不同自然向我们提供出一个信息,什么结构体在哪个季节最适宜那种对象鱼 这其中也包括自然条件为我们带来的诸多因数,如;阴阳朝向、上 下风口、水下暗流) 有了这些集成信息有针对性的选择作钓某一设定区域,称之为区域模式。

通过这两种模式概念,在较大的水域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,找到对象鱼的踪迹。事实上我在运用这两种模式作钓中,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契机,在获得诸多咬 口这一突出表现中,也为我后期根据不同周期食物链转换,气候演变而调整钓组得到突破打下坚实基础,让我有幸去验证其它钓组在作钓鳜鱼中的应用,针对不同环 境选择相应钓组模式。

而在这些作钓模式中都会认真对待每一细节,哪怕是Soft Baits穿钩部位的不可随意性,通过调整找出切入口来迎合此次作钓模式,这在使用wacky rig时是必须要注意的。然而遇到风浪稍大在作钓鳜鱼中,竟可能回避浅水层的搜索,原因岸边乱流会淹没lure的行踪,luer遇攻击的几率会降低。

那在 这时候有声效的luer会有较明显的表现,如;Buzzbait——这一钓组我在两种情形下也常会使用。

1、在硬体结构复杂易挂底区域。

2、较深的结构区 域踏步搜索。前提是我已将Buzzbait改良,在围绕我的思路,要求它在较为复杂的岩基结构中自由穿梭,来发挥体现它的功能及适用性。

有些时候我总在想鳜鱼的摄食行为规律与 Bass的区别在哪 从它们行为特征找出共同点,以此借鉴luer及钓组在鳜鱼身上的应用。后期实践证明这一尝试是可行的,更多情形下参考原有钓组在针对 某些特定环境结构、加以改进钓组从而达到我的预想期望值。

在不断的测试、权益其中的利弊关系后,在获得众多咬口的基础上更加奠定了它们的可行性,这着实让 我倍感震撼!事实证明钓组的应用除它的特性功能是我们要了解的,更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唯我所用,班门弄斧仅局限在某一层面有违我国鱼情种类的合理开发,有很 多作钓思路是可以挖掘的。那么作钓模式既不可将它们想的过于复杂,也不可视之为无关轻重,找到了感觉出路就有了。

事实当我们接触到作钓模式这个概念,有多少人能够领会这其中的内涵,又有多少人能够应用这种作钓模式,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呢 以上所说道的“饵鱼模式、区 域模式”在自然环境作钓中,基于系统合理组配有针对性的归纳装备,才能更突出体现这一作钓模式的可行性,有助于我们在更多的水域快速找出鱼的踪迹。